爱久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4章(第3页)

第二十八章匕现下二

既然望远镜里头的画面沒有被施妖法,那儒家汉以來就奉为正统的天命纲常之说,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五德轮回未必正确,皇帝也不可能是受命于天,所谓天人感应,也全都成了虚妄之谈。

一时间,万马齐喑,非但儒家子弟变得茫然不知所措,道家、和尚、阴阳家、十字教徒和天方教徒,对于望远镜下忽然变得无比清晰的星空,无所适从。

后二者传入华夏大地时间短,自身相对闭塞,偏偏敛财能力极强,在挺过最初的打击之后,立刻着手进行反制,但同样因为相对闭塞的缘故,他们既然无法像儒家那些动员起大量的子弟挺身而出,又不能像他们在各自的统治地,这个时代西方和中亚那样,直接动用国家机器镇压异端邪说,所以,他们只能“委曲求全”,四处寻找高精度望远镜,试图从观测结果上,寻找出正在陆续出台的二十八宿图中致命疏忽。

望远镜的原理和制造工艺都不算太复杂,淮扬大总管府对其销售范围的限制,也未曾如对待火炮和火枪那样严格,所以无论从其他红巾诸侯手里,还是从淮扬商号的指定渠道,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都能买到一、两具样品,而这些样品经过有心人拆卸揣摩后,不难照葫芦画瓢。

一时间,淮扬商号所贩卖的脱色玻璃,价格扶摇直上,各地懂得打磨镜子或者打磨玉器首饰的工匠,也瞬间身价倍增,在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五倍、十倍乃至十五、二十倍的民用望远镜,相继诞生,栖霞、牛首以及其他江宁周围的山峰上,几乎每逢晴朗之夜,都站满了衣着怪异的十字教和天方教高级僧侣,一丝不苟地观测星斗。

然而,让十字教和天方教都倍受打击的是,在望远镜的观测范围里,淮扬大总管府观星台得出的二十八宿图,已经无法超越,他们非但未能找到星图上的错误,反而在无意间,发现了更多的真实。

银河里新星闪耀,月宫表面凹凸不平,金木水火土,轨迹根本不是像托勒密所说,绕地而行,从连续几夜的观测结果上看,他们为环绕目标,非常有可能就是太阳,而太阳本身,也未必固定不动,它似乎也在按照某种轨道,缓缓而行,一如银河中其他星斗。

若是正在陆续被刻在石头上的二十八宿图,从华夏流传于西方,天哪,后果根本不用想,天方教必然会遭受到有史以來最为沉重的打击,十字教,则因为地心说的崩溃,直接坠入万劫不复。

这个时空,教义的冲突,就比不上各自生死存亡的重要了,在“从天而降”的灾难面前,淮扬各地原來水火不容的十字教牧羊人和天方教讲经人迅速握手言和,第一时间将警讯委托海船向各自的领地带回去,请求各自的最高头领及时想办法应对,(注1)

就在各种教派的狂信徒们乱作一团的时候,那个曾经被郑玉、周霆震等人视作寇仇的青丘子,忽然又在几家报纸上同时发表了一篇雄文,《原儒》。

文章毫不客气地指明,儒学自汉代以來,走入了一个误区,董仲舒根本不配被称作圣人,而是儒门中的小人,他虽然有促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功,奠定了儒家一千四百余年來的正统地位,但是,他对儒学真义的掌握却是个半桶水,六经只通其一,并且将阴阳术引入儒家,遗祸千年。

自汉以來的儒术,实际上是托以天道,释以阴阳,而归名于仁义,完全曲解了孔圣的意思,而真正的儒术,重的不是表面规矩,而是内在的大道,所谓道,则如韩子退之在原道中所云,是仁义道德,“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也。”

大道的传承,也如韩子退之所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所以自孟圣之后,大道断绝,荀子名为儒家之圣人,实为帝王术之宗祖,秦之后,因为焚书坑儒之祸,再度兴起的儒学已经远离其真义,《礼记》早已被证伪多年,礼根本就不是圣人求大道的目标,充其量是手段之一,五德轮回,天人感应,天命纲常,更是与大道格格不入。

故而自朱子以來,真儒推崇韩愈,而不推崇董仲舒,讲求“存天理,而灭**”,这个天理,便是对大道的重新感悟,只是朱子终究差了一步,看见了大道的存在,却未能正本归源

如果换做一个月之前,天下儒生少不得又要群起而攻之,但是现在,即便是最为顽固如王逢者,都不得不承认,青丘子的话,也许的确有那么一点儿道理,毕竟从他的这番解释中可以得出,儒家的宗师孔圣和孟圣,并沒有犯错,犯错的只是后來的不肖子弟,是他们为了功名利禄,曲解和矮化的圣人之学。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让儒学在装聋作哑中彻底衰亡,青丘子的《原儒》虽然辛辣,却无疑给儒林指明了一条求存之道,那就是,复古,“复孔孟二圣之本意,弃秦汉竖儒之误传。”

然而想要“复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大道已经断绝了这么多年,中间混杂了太多的其他东西,而孔孟二圣所传,都是语录,并沒有一个相对完整且能自圆其说的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儒林正义》于五月下旬所刊载的另外一篇名为《问道》的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其文章开篇,引用了庄子的一句名言,“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随即根据最近观星台上看到的种种新奇景象,大胆的断言,“群星居于宇宙,如尘浮于气,地居其内,乃万万星之一。”

群星居于宇宙而不坠,乃因为道之所在,而万物于地上之生灭,同样也是因为大道,道虽然不可衡量,却无所不在,孔孟二圣窥探到了道之大,所以谦虚好学,后世之儒再观大道,则如孔中窥豹,只见其一斑,却以为得其全貌,所以固步自封。

今世之儒若想复古,则需要先依照朱子所言,格物致知,先将身边的事情道理弄清楚了,然后由小及大,自然会距离大道越來越近。

这篇文章沒有承认青丘子所说,道便是“仁义”,但这篇文章却给出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复古”方法,格物致知,更为令天下儒者欣喜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乃为逍遥子,全天下,以逍遥子为号的贤达数以百计,最出名并且身居淮扬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前礼局主事,现在的监察院知事禄鲲。

“朱屠户沒有想将儒林赶尽杀绝。”

“原來朱屠户的平等之说,乃仁术也。”

“怪不得他一直声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來是欲复古圣之学,非倒行逆施。”

白首穷经,未必能学出什么人才,但能把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信手拈來者,肯定沒有一个智商低下,禄鲲的文章刊出当日,《儒林正义》再度被卖得洛阳纸贵,几乎此刻身在淮扬的所有读书人,无论跟淮扬新政继续不共戴天者,还是已经投身于大总管府求“兼济天下”者,都迅速嗅出一股味道,那就是,某个屠户准备儒林和解了,他和他的幕僚们,正在寻求一种将儒家复古与淮扬新政合二为一的可能,而不是打算求助于其他异端邪说。

这个消息对儒林所带來的震撼,丝毫不比星图现世小,新一期《儒林正义》刚刚流传到江宁,郑玉、周霆震、王逢等三十余名誓言要舍生卫道的“儒林子弟”,就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周霆震和王逢为首,认为大伙的抗争虽然表面上未被朱屠户所承认,但已经收到了实效,接下來,应该做的就是“复古”,以求将圣人绝学传承于世,另外一派以郑玉、伯颜守中的和王翰三人为首,依旧坚持要当面斥贼,但后三人的求死之心也淡了许多,却远不如先前那般视之如归。

被他们这三十人从各自原籍拉來的“同道者”,也随之一分为二,有一部分准备放弃前嫌,矢志去“复古”,另外一部分,则因为自身的利益受所在,坚持不承认“朱贼”的正朔,准备从此归隐田园,以待天下之变。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条消息,又经报纸之手,传遍了大江南北,“吴公,左相,检校淮扬大总管、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朱重九,六月初将驾临江宁,登台观星,并贺新二十八宿全图现世”

注1:在中世纪,基督教远比儒学封闭,儒学不承认一种学说,多是对其开创者口诛笔伐,基督教则直接绑上火刑柱烧死。I640

和离后被世子盯上了  万柿如意  男主们为什么都用这种眼神看我[娱乐圈]  花月颂  京洛再无佳人  从难而返  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影后有三好  末世重生之温乐  我要你过来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嫡女重生之腹黑医妃  开局食摊,郎君靠捡(美食)  伪装国宝,带薪摸鱼  这对cp我从小嗑到大  国公爷今天依旧没纳妾  蜀山有只小狐狸  极品修真强少  重生之全能影后  [全职]偶像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替嫁:大佬甜妻美炸了

重生替嫁:大佬甜妻美炸了

重生替嫁大佬甜妻美炸了简介emspemsp关于重生替嫁大佬甜妻美炸了一朝重生,贝瑶成为人人嫌弃,又丑又废,被全网攻击的恶毒妹妹,还被逼代替白莲花姐姐嫁给性格暴戾,双腿残废却不得宠的大魔王易瑾爵。众人幸灾乐祸,等着她被大魔王折磨死。可...

至尊龙帝

至尊龙帝

至尊龙帝简介emspemsp关于至尊龙帝(又名至尊神殿至尊龙帝)(主角名陆鸣)一代天骄张浩然得到至宝人皇印,却惨遭兄弟陷害,附身于小家族落魄少爷身上。看落魄少爷手握至宝,如何崛起!既然上天给了我重活的机会,那我定要...

木叶之影流

木叶之影流

木叶之影流简介emspemsp木叶之影流是红叶知玄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木叶之影流主要讲述了火影世界开始的新故事,从火葬火影开始红叶知玄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海棠屋(haitangshuwucom)提供木叶之影流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太古吞噬诀

太古吞噬诀

太古吞噬诀简介emspemsp关于太古吞噬诀(玄幻经典,每日万更)我有一眼,能让神魔颤栗!我有一剑,可叫血漫九天!...

娘子金安

娘子金安

娘子金安简介emspemsp关于娘子金安京城谁人不知言照清?样貌有,家世有,前途有,哪儿都好,就是眼瞎若是不瞎,明明可以高攀金枝做驸马,怎的却看上了一个小丫头?那小丫头还是废太子党余孽第一次见面,她法场劫囚,从他手上抢走...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